徐贞明:海河水利立高论

更新时间:2017-12-24 16:15:15 来源: 作者: 浏览:2633次 评论:0

导读:徐贞明(约1530—1590年),字孺东,一字伯继,江西贵溪人,官至尚宝司少卿,为明代后期倡导海河水利的代表人物。徐贞明认为,由于首都设在北京,而赋税集于东南,每年从江南一带通过运河运输数百万石粮食北上,耗费大量人力物力。运河沿途穿越的长江、淮河和黄河等..



徐贞明(约1530—1590年),字孺东,一字伯继,江西贵溪人,官至尚宝司少卿,为明代后期倡导海河水利的代表人物。

徐贞明认为,由于首都设在北京,而赋税集于东南,每年从江南一带通过运河运输数百万石粮食北上,耗费大量人力物力。运河沿途穿越的长江、淮河和黄河等大河的旱涝风险,也直接威胁到主要供应线。为了减轻这一负担,必须发展海河流域农田水利,以提高农业产量。他在考察过有关地区的地形、水文、土壤等自然环境后,上疏论畿辅水利,针对海河流域多旱涝灾害的实际,提出兴办海河流域水利的系统规划,主张在海河上游开渠灌田,下游开支河分泄洪水,低洼淀泊留以蓄水,淀泊周围开辟圩田,则水利兴而水害除。但这一建议未被采纳,而徐贞明又因事被贬官。

贬谪后,徐贞明著《潞水客谈》,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见解,驳斥反对意见,认为在北方兴修水利有14条好处,并提出逐步推广于丰润—京东—河北—西北各地的具体办法。他在治水问题上提出了一个重要理论——“夫利水之法••••••当先于水源”,即“治水先治源”,主张在治理泛滥成灾的河流时,应先从其发源地治理起,由于上游水势较弱,便于控制和利用,然后再依次及于中游和下游。书中涉及的地区,是我国水土流失现象严重的西北黄土高原及东部一些地区。

徐贞明又说,水“聚之则害,而散之则利;弃之则害,而用之则利”。他认为,人类对地面的水源不加以利用,听其自流,汇聚起来就成为泛滥成灾的洪水;反之,如果能积极发展农田水利,将水散布于田野沟洫之间,就不会有洪水灾害发生,从而使得水害变成水利。因此,他认为治水的关键在于把天地间的水散开而不使其聚合。关于治河“散水”的措施,在河流的哪一部分采取“散水”方式最合适呢?徐贞明说:“源则流微而易御,田渐成则水渐杀,水无汛溢之虞,田无冲激之患。”就是说,由于上游水势较弱,便于控制和利用。散水的办法是自上而下,利用河水,将两岸的土地依次改造成水田。这样,经过层层散水,河水的水势必将被削弱,水患自然会得以消除。

《潞水客谈》当时颇为流行,万历十二年即重印。这本书流传开来,兵部尚书谭纶读后,赞不绝口。还有几位官员在实践中作了尝试,都收到了相当成效。徐贞明的声望也不断提高,万历十三年(1585年)被任命为尚宝司少卿,后兼监察御史,领垦田使,受命兴修水利。他选择永平府(治今卢龙县)一带试行,次年即得水浇地39000多亩。取得经验后,他又勘海河流域各地,准备推广,但由于豪强权贵的反对和谏官的弹劾,工程被迫停止。

徐贞明虽然未能目睹京畿水田的成功,但在他之后,袁黄、汪应蛟、左光斗等人,都先后作出了较大的努力,把徐贞明的理论变成了现实。今天在北京周边不少地方还一直保持着种植水稻的传统,人们在盛赞天津小站稻米的同时,就不能不想到其中还有徐贞明的一份贡献。(熊金)


免责声明:《徐贞明:海河水利立高论》一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水利在线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,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,转载的目的只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,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。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,请即与水利在线联系(QQ:593295900),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。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,可以点击下面的打赏按钮,对本站进行打赏支持!

| 评论

评论

帐  号: 密码: (新用户注册)
验 证 码:
表  情:
内  容: